吉林省农投集团咬定目标一张蓝图绘到底

10

06
2022

按下“快进键”  跑出“加速度”  抢回“延误期”

吉林省农投集团咬定目标一张蓝图绘到底


近日,吉林省农投集团年度工作会议明确了2022年集团经营发展目标,并安排部署了重点工作任务。会议有关报告显示,今年集团生产经营工作的总目标是全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45亿元。为此,今年将高质量推进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力争集团全级次签约率达到100%,健全按业绩贡献决定薪酬的分配机制,做深做实全员绩效考核,做到人人肩上有目标,推动集团各子公司务必实现盈利。

微信图片_20220610163025 - 副本.jpg

会议指出,今年是喜迎*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也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决胜之年,更是集团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奠基之年。在这一年里,全体吉林农投人要时刻防控疫情卷土重来,清醒认识集团发展现状,深刻汲取伟大建*精神,全员激发二次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抢回“延误期”, 以时不我待、舍我其谁的精神状态,奋力与时间赛跑,向效率要效益,抢抓机遇、咬定目标 、真抓实干、攻坚克难,明确“责任田”,实行“专班制”,沿着集团“十四五”发展规划路径,一张蓝图绘到底,全力提升集团可持续发展能力,以优异成绩迎接*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微信图片_20220610163024 - 副本.jpg

聚焦主业持续夯实发展“质效”。集团现有资产基本覆盖吉林省农业五大产业,可挖掘、利用的产业潜力较大。要充分借力国企核心优势。利用有效的激励机制,挖掘“三大核心主业”品牌增量、价值增量和创效增量。投融资管理部、企管战略部要围绕多点支持,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总体思路,早介入、早调研、早规划、早落实。要用好用足*策扶持力度。紧扣我省深入实施“千亿斤粮”生产工程、“千万头肉牛”工程、“农产品和食品深加工万亿级产业”和盐碱地治理等产业培育工程,牢牢抓住*策扶持力度,力争实现集团新发展、新突破、新跨越。要抓紧推进既定项目落地。成立由投融资管理部牵头的项目推进专班,统筹推进东北亚国家级玉米交易中心、日本丸红商社黑土地保护菌种联合试种和粮食银行等项目,力争在今年底前实现落地。

稳妥推进战略整合向纵深延伸。加强战略合作,是集团改善经营业绩、提升发展质量的必由之路,是促进结构调整的现实之需,是激发企业内生动力的破题之道。要稳妥推进混改工作。坚持“一企一策、一业一策”的原则,力争1至2户二级企业的混改工作有实质性进展。要积极拓宽战略合作。与兴安盟、中农种业、皓月、中粮、京粮等*部门、企业加强沟通,力争在引入资金、技术、资源等方面的合作深度和广度取得新突破。要整合业务优化布局。按照“同质业务向专业化集中”原则,对各公司主责主业、业务范围、价值创造、能力匹配、协同效应等要素进行全面梳理,待条件成熟,对部分同质性业务实施整合,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同时,按照省国资委关于专业化重组整合的要求,由集团牵头开展全省农业类企业和资源调研,并提出整合意见。

持续保持增盈势头。今年是集团全面实现“三年扭亏脱困”承上启下之年,时间紧,任务重,集团上下要全力保持盈利势头不减。要全力以赴实现经营目标。要层层传导压力,层层落实责任,将经营目标落实到具体岗位、具体人头。要将创效目标完成与绩效考核挂钩,认真兑现奖惩。今年,集团各公司务必实现盈利。要全员全方位控费降本。持续树牢“过紧日子”理念,力争可控成本在2021年度基础上再进一步压降。要大幅提升粮食和产品的经销量。瞄准国内市场的空白区,不断扩大经销领域,增加产品的销售量。要重视老客户,培育新资源,互联互动,实现共赢。要控制产品成本。要从原料采购、产品设计、生产工艺、能源消耗、物流运输和劳动组织等各个环节上寻找降低产品成本的途径。要建立责任制,量化、细化到个人,努力把产品不合理的成本降下来。要抓好先进典型示范引领。在工作和生活上给予先进典型物资和精神奖励,让先进典型在物质和精神层面实现双丰收。

继续加大融资力度。加大融资力度,挖掘现有资金潜力,是集团度过危机,实现正常经营的根本。要加大融资力度。结合金融供给侧改革进一步加大融资力度,力争在维持原有融资规模的基础上,增加融资额度。要不断培育各公司自主融资能力。各公司要不断改善生产经营能力和水平,从根本上提高融资授信力,增强银行对企业的信贷信心。同时,要通过盘活有效资产、引入战略合作者、与非银金融企业广泛合作、加大企业贸易合作力度等形式,开辟新的融资渠道获取更多资金支持。要加强与资本合作。抓紧推进吉林省现代农牧业产业基金组建工作,尽快启动基金组建程序。落实集团基金管理办法中关于资金返投要求,优先支持集团看好的项目或产业。积极寻求代表*委托管理相关资金或基金的机会,力争在今年底取得实质性进展。要深入挖潜。各公司要不断提高资金周转率,实现资金循环后的保值降本。集团财务管理部要加大对资金使用情况的跟踪、监督、调控力度,确保集团资金控得住、调得上、转得快, 保证集团征信优良。

靠大联强不断提高竞争优势。今年集团将继续扩大粮食贸易优势,加大产品销售力度,谋划品牌的纵深推进,寻找新客户,开拓新市场。要扩大粮食经营优势。充分发挥仓储基地网点多、网络覆盖面广和产业组织能力强等优势,全力支持粮食贸易优势企业把合作的规模做大,把收购网点扩大,把创效的能力放大。要优化产品结构。各公司要抓住技改和市场需求,加强与大校、大所、大企的广泛合作,通过新产品研发推广,向高附加值的优势产品、赢利产品要效益。要向纵深策划品牌。大力实施“建品牌、创名牌”的营销战略,继续组织各公司参加中国粮交会、吉林农博会等大型展会,让集团品牌在广大消费者心中留下美好印象。要积极拓宽销售渠道。各公司要通过合作经营、委托经营、代理经营开展多渠道、多元化销售。要把握网红经济契机,开发更多“触网”产品,向供给端和需求端双向发力,深挖消费潜力。

着力提升风险管理能力。省国资委将今年确定为“内控体系建设年”,因此,要全面加强内控体系建设,为固本强基、化解风险保驾护航。要加强内控体系建设组织领导。成立集团内控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由董事长兼任组长,明确董事会内控体系主体责任,并由集团风险管理部负责内部控制评价工作。要建设内控体系关键环节。全面梳理内控、风险和合规管理相关制度,编制内部控制和合规管理手册,完善公司治理和运行机制。要强化内控管理。重点强化对治理缺失和管理失控的防范能力、对战略风险的管控能力;强化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强化投资管理,特别是在投资并购、重组改制等重大经营事项决策前开展专项风险评估;实施企业负债率和负债规模双管控,严格防范融资和债务风险;加强资产管理,健全产权管理制度,规范产权交易行为;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做好编制、执行、控制、考核和评价。要强化预警预测。集团总部、各公司要建立重大风险预警与应急机制,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要加强内控体系建设监督评价。做好集团及各公司自评工作,全面评价内控体系执行的有效性。加强对各公司内控体系建设的指导监督,将内控体系建设纳入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 

实现综合管理水平精益化。面对困难与挑战,严细管理、练好内功是应对挑战的有力武器,也是集团不断发展的根基。要决胜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紧紧围绕“三个明显成效”,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全面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重大*治任务。要着力提升企业活力。高质量推进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力争今年集团全级次签约率达到100%。健全按业绩贡献决定薪酬的分配机制,以岗定薪、以绩定薪、易岗易薪,破除“平均主义”和“大锅饭”,积极推动薪酬分配向一线关键创效岗位和苦脏累骨干员工倾斜。做深做实全员绩效考核,做到人人肩上有目标,根据业绩考核结果严格做到该减的减、该下的下、该出的出。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统筹运用股权激励、分红激励、超额利润分享等各类中长期激励*策,强化业绩考核和激励水平“双对标”。要持续推进对标管理。以推进经营精益化、管理精细化、组织精炼化“三精管理”为目标,围绕“内部对标找差距、外部对标促提升、横纵对标求发展”的总体思路,从投融资管理、资产管理、企管战略管理、风险管理、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6个方面入手,持续推进对标管理,实行精准化管理。要加强项目投资管理。对各公司投资项目严格审查,划定投资“红线”,严禁非主业投资,负债率75%以上的企业严控新项目投资。除省*和省国资委安排的项目和重点任务外,未纳入集团投资项目规划的,不得列入集团年度投资计划。要加强化解遗留问题的管理。从集团总部各部室到各家二级企业,从各级领导干部到普通员工,都要根据分管领域、职责分工逐级认领自己的“责任田”,同时实行工作“专班制”,对包括历史遗留问题专项清理在内的各项重点工作任务,逐一研究、逐一化解、逐一落实、逐一销号。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重点改革任务务必在今年 10月底前全面收官;未完成“三项制度”改革的各公司,务必在6月底前结束。同时,力争今年底前将企业管理层级压减到三级以内(不含上市公司)。

狠抓安全环保及疫情防控工作。集团总部各部室和各公司务必深刻认识到做好安全生产和环保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务必时刻绷紧安全环保这根弦,继续贯彻落实安全环保三年整治行动,加快推进各公司安全环保“五化”建设。要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配齐配强安全环保管理工作人员,强化安全环保措施,实现责任、管理、投入、培训、应急自救“五到位”。特别是在春节、国庆、*的二十大等重要时点,确保无责任事故发生。要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狠抓安全环保风险辨识评估、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重点强化粮食收储作业、危化品管理、防火防汛及工程施工等环节安全环保管控,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要抓好员工安全环保教育培训。培训要有制度、有计划、有实招、有记录,要扩大培训的覆盖面和深度,提高培训质量。要持续抓好疫情防控。完善企业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建立“一查四清”工作机制,做到责任到人、具体到事、安排到位,确保疫情防控不留死角,防控到位。

 

杨华   撰稿

朱倩仪 摄影